《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介绍 1.课程的历史沿革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的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和日常用品等产品中的很多零件都是采用模具进行加工的。因此,为适应模具制造特点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也形成和发展起来。 模具制造工艺是从普通机械制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从属地位而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和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制造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由普通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发展到特种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方法,由普通机床设备制造发展到用高速、高效、高质量、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来制造。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愈来愈受到青睐,《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不仅是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连接枢纽,更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专业人才。课程组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了课程的市场调查范围和目的。 2.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他的设计理念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数学》等,同时该课程又是《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的后续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掌握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必需的素质。《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专业性非常强,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3.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紧扣职业岗位任职需求,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制定明确的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为现代制造业输送一线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该课程以工学结合为指导,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编制方面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通过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及时更新观念,融入新知识,实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性。市场调查结果表明该门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模具类专业和近模具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通过金工实习和对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毛坯)的加工工艺知识,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培养工程实践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教学以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度,实际生产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先进性、实用性、操作性等特点,并参照行业的职 业技能鉴定规范和中、高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设计、安排实践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岗位就业群,安排具体实践课程内容:比照生产教学;与生产同步教学,即生产任务做驱动;生产项目做导向,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在项目教学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渐的形成职业习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